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财政支农政策
对策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成绩斐然,农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我国依然存在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对我国而言,这些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这些问题既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不仅影响农村的社会进步,而且也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此,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为新时期的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以后连续下发“1号文件”,就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做了周密部署。公共财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保障。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量的公共财政资金向农业倾斜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展开的基础保障,但是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还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根据当前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运行现状,分析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合理化建议。
本论文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说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理论工具与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通过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以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内容,明确了财政支农政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首先科学认识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取得的成效,其次认真分析了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第四部分是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之上,并根据对我国国情和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制约因素的综合考虑,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措施,更好的发挥财政支农政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