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思想教育
管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
赣州市
摘要:
1999年,中央决定在海南省局部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一方面,大学生村官计划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党中央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引进人才。而现今全国实施的大学生村官机制则是基层引入人才的极佳措施。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计划对于缓解紧张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培养党政后备干部队伍意义重大。虽然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但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总量规模压力大。这一举措,有利于人才城乡流动,整合人才资源,也是锻炼人才队伍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村官有助于增强村级组织的活力,在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过程中,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党提供了干部储备。然而,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既取得了成效,也存在许多问题,社会各界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在实施效果上也存在状况。实施好大学生村官计划,对农村、对三农问题、对全社会都是影响重大的。研究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对今后的人才体制制定也具有一定的指导参考价值。本文基于这种认识,把我国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教育与管理问题作为探讨的主题,力求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研究尽一份微薄之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分五大部分对我国大学生村官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主要简介本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研究的重点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我国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背景、意义及现状;第三部分,对我国大学生村官及赣州市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提出加强赣州市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教育与管理的对策;第六部分,针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做出相应的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