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台湾电影
白景瑞
早期作品
现代电影”意识
摘要:
作为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电影概念,“现代电影”以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探寻人的内心世界”为创作主题,主张追求创作的实验性、内容的真实性和观众的共鸣性。在白景瑞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其辉煌时期集中于早期阶段。这一时期,他的多部电影作品获得行业内外的广泛赞誉,在台湾电影界掀起不小的波澜。在早期的电影创作中,他始终致力于对“现代电影”意识的探索,注重电影语言的实验性创造,聚焦社会现实,探索人的内心世界。本文结合西方“现代电影”意识,从电影内容层面和形式层面入手,并结合导演个人相关经历及台湾当时社会背景,探索白景瑞导演早期电影作品中的“现代电影”意识。第一章追溯白景瑞“现代电影”意识的生成原因,分别从世界电影文化背景、台湾电影发展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的成长经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宏观、微观均有所涉及,力求全面。第二章结合当时的台湾社会发展状况,分析电影作品,从叙事主题和电影背后的审美意蕴出发,探寻导演如何在作品中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第三章聚焦电影的叙事形式层面,从叙事视点、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出发,探究白景瑞在电影叙事中对“现代电影”的追求,以及如何聚焦观众进行电影的叙事探索。第四章从电影本体入手,探索白景瑞在其早期导演作品中对西方“现代电影”语言的继承及本土化的革新。第五章回归白景瑞早期电影作品中的“现代电影”意识内涵,在整体把握之上,同西方“现代电影”意识展开比较,思考白景瑞导演个人创作的得失以及对当代台湾电影的影响。作为“现代电影”意识的追求者,白景瑞早期导演作品中的“现代电影”意识是立足本土文化,对西方“现代电影”意识进行了革新,从而更加符合当时台湾电影的创作需求。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演在创作之中或许仍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但依旧不可忽视其在台湾电影发展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