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劳动创造历史,奋斗成就伟业。新时代新征程,劳模工匠是推动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的中流砥柱,更是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鲜活旗帜。近年来,以“选树一位劳模,激励一片职工;培育一名工匠,带动一个行业”为目标,首都各级工会不断探索劳模工匠评选工作的创新路径。从评选机制的破局升级,到培育体系的精准赋能;从宣传引领的立体化传播,到社会效应的广泛辐射,一系列生动实践为新时代工会工作注入了鲜活力量。
摘要: ~~
摘要: 2013年4月28日,在中国工运历史上留下了璀璨的印记。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走进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庆祝即将到来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党的总书记亲临全总机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在会议室里,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不同历史时期的65名全国劳动模范代表,与总书记一起围桌而谈,共话中国梦。
摘要: 宜昌是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交汇点,是劳动实践、劳模建功和工匠创新的一方热土。宜昌市总工会通过“数字赋能、机制创新、示范引领、空间育人”四位一体工作体系,传承和发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用劳模精神铸魂,注重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新一代劳模,将劳模精神融入城市血脉,让劳模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劳模精神 劳动教育
摘要: 延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各行各业均涌现出大批的劳模,并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尊重劳动,忠于革命、乐于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劳模精神。伟大的劳模精神在当时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带动了边区经济社会发展,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传承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帮助人们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劳模、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树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观点,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风气。
摘要: 本刊讯岁末年初绘新篇,联盟携手促发展。近日,襄阳市纺织服装产业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授牌仪式在际华3542公司举行。襄阳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孙俊峰出席授牌仪式并讲话。大会对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就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联盟工作室创建的重要意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二是抓好联盟自身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三是大胆创新,认真总结、提炼创新案例,加大宣传,不断提升联盟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摘要: 今年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名单中,山东聊城市茌平区国有广平林场场长王吉贵榜上有名。王吉贵,在山东林业系统很有名气,特别在茌平当地,“王劳模”早已是他的大号。62岁的王吉贵,近一米七的个头,脸庞黝黑,八字眉宇,鼻头圆润,嘴唇厚实。他工作40多年来,一直在林业生产第一线,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正是这“一件事”,他从青春韶华到两鬓斑白,初心如磐,“植”此青绿。他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成为林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近年来,广西工会在深化产改中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广西职工建功立业的热情高涨、成绩斐然,先后实现国际性技能大赛和国家一类职业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涌现出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郑志明等一大批劳模工匠,大国工匠和广西工匠增至236人、高技能人才增至188.67万人。在全国产改评价考核中,广西3次获“优秀”等次。
摘要: “劳模精神润校园,立德树人谱新章。”2025年4月21日,上海市劳模协会工会管理学院劳模学员分会与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结对签约仪式,共同推进劳模组团进校园活动。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贵仁,教育部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文忠,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李宣海、副主任陈其昌,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孙磊,劳模学员分会会长王连云,劳模导师、中国船舶科技委副主任吴晓光和上海航天局原工会主席吴海中等出席会议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