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劳动教育 城市小学 现代蚕桑 劳动课程
摘要: 新时代城市小学面临劳动教育基地匮乏、劳动教育课程同质老化、劳动教育实践虚位异化等典型问题,为了突破这些典型困境,应广泛结合各个方面的资源,通过建设“嵌入式”劳动教育基地、开发“体系化”劳动教育课程和建立“多维度”的劳动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有效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深度实施。在此基础上形成为城市学校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劳动教育项目、如何深度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和如何保障劳动教育的质量成效提供样本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四位一体”
摘要: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此,以新时代劳动教育为背景,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和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四个问题,依据调研结果提出通过构建“四位一体”劳动教育模式、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筑牢学校劳动教育主导地位、发挥家庭劳动教育指引作用、凝聚社会力量推进劳动教育等措施,推动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 劳动教育 创新创业
摘要: 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加强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积极促进劳创融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参与主体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融入机制尚不完善、师资建设力度不够和课程体系建设不足等问题。由此,高校应从强化理念创新、优化课程体系、发挥协同效应、培育融合型师资、完善制度体系等方面发力,优化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附属小学 时代新人 精神引领 教育内涵 办学理念 五育 课程体系
摘要: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亮甲店分校自201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承办以来,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依托彩虹校门的教育内涵,提出“创造适合于师生幸福成长的七彩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以“传承红色基因”为精神引领,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五育融合”教育为抓手,培养全面发展的红色接班人。学校构建了三方协同的七彩劳动课程体系,其中包含七大课程,多项七彩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综合育人功能。
关键词: 学校占地面积 山东省教育厅 场地面积 槐荫区 模范集体 环境融合 黄河岸边 绿化面积
摘要: 济南市槐荫区西张小学位于长清、齐河交界处,北倚黄河岸边,南临玉清湖畔。学校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生均占地50平方米。其中,运动场地面积1680平方米,绿化面积260平方米。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山东省乡村温馨校园”“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山东省教育厅颁发的“山东省乡村温馨校园”“山东省绿色学校”、中共济南市委颁发的“济南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关键词: 社会服务 劳动教育 医学院校
摘要: 劳动教育视域下,高职医学特色社会服务实践具有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社会能力和有利身心健康等价值内涵。针对目前高校社会服务实践存在的问题,以医学专业特色为抓手,拓展社会服务内容;规范社会服务实施环节,完善评价机制;挖掘校内外资源,建立保障机制;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等策略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 劳动习惯 立德树人 传统文化教育 生态校园 知行合一 一所 大庄村 手工制作
摘要: 济南起步区大庄小学坐落于济南起步区大桥街道大庄村,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为了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树立学生劳动光荣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营造一个绿色、生态环保的校园环境,学校高度重视生态劳动教育,强调知行合一,并积极开展一系列的校园美化、手工制作等生态特色劳动活动,旨在行动中提高劳动素养,将生态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充分体验劳动快乐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大学生 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
摘要: 对大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而且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明确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劳动价值观价值意蕴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路径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 身体 劳动教育 身心一体 心智合一
摘要: 强调身体回归是劳动教育化育价值的彰显。身体归向何处决定了劳动教育能否培养具有整全身体的人,达到身心合一的育人效果。受“重心抑身”传统认知哲学的影响,劳动教育中的“离身”现象仍然显著,劳动教育面临身体之困,劳动教育中的身体常常被误解、被隐匿、被规训。强调劳动教育回归身体本真,应从身体的认知性、情境性、生成性出发,走向育人,回归“身心一体”“心智合一”的劳动教育真实样态,使劳动教育从“离身”转向“具身”、由“心智”转向“身体”、由“规训”转向“解放”,从而实现完整的人的发展。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 轨道交通专业课
摘要: 本文首先进行了劳动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挖掘了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轨道交通专业课程的劳动教育内涵,构建了劳动教育融入轨道交通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开展了教学实践。研究实践表明,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水平,提升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从而进一步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