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气词“呢”
性别差异
社会统计学
社会心理
会话策略
摘要:
目前,我国关于语气词“呢”的使用与性别差异的研究较少。而探究出语气词“呢”的性别色彩以及其在不同语气和语境里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在交谈中利用“呢”更好地使用会话策略。根据刁晏斌(2000)对现代汉语史的分期,本文从1919年至1949年、1949年至1976年以及1978年至今的这三个发展阶段中,共选取24个剧本,穷尽性抽取出2197个含有“呢”的句子。同时,本文将结合社会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语料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相关系数对比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国内关于语气词“呢”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具体说明了本文的语料来源、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本文对语气词“呢”的分类参考的是齐沪扬(2002)对现代汉语语气词“呢”的语法意义及用法的六种归纳。第二部分对语气词“呢”使用的性别差异进行总体分析。可知作者性别、方言属性以及时代背景都会对角色使用“呢”的性别差异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且语气词“呢”在反诘和疑问句中使用的性别差异特征尤为显著。第三部分为关于语气词“呢”的典型分析。分别从男、女性作者剧本中,抽取出男、女性角色使用“呢”频率最高的剧本进行具体分析。可得出,只有在反诘和疑问语气中,作者性别和角色性别会同时产生影响关系,且男性会“因为受话人是女性而使用‘呢’”的可能性更高。感叹语气中男性和女性都更倾向于对异性使用“呢”。第四部分为语气词“呢”使用的性别差异原因分析。本章主要从影响自变量相关性高低的因素以及会话策略共三个方面论证说明语气词“呢”使用的性别差异原因。第五部分为结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作者时代背景、作者性别、方言属性及角色性别都会对语气词“呢”的使用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男、女性使用“呢”的性别差异突出体现在反诘和疑问语气中,其中,男性会“因为受话人是女性而使用‘呢’”的可能性更高。“呢”是一个具有女性色彩的语气词。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选取的语料包含了21世纪的新剧本,参考的自变量更加多维化,且研究手段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