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
摘要: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根本,是城市居民基本生存的保障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20多年以来在缓解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步入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了社会主要矛盾,社会矛盾的变化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怎样能够保证贫困人群基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并且适应多方面的民生需要,成为了与维护社会秩序、营造融洽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密切相关的问题。与此同时,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弱有所扶”新目标,推动社会救助的发展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应当在建设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对城市贫困人群的社会救助提供科学合理的法律制度的支撑。因此,本文将基于对长春市的调查分析,从法律的角度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研究,对该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法律建议,以此对我国其他城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相关的借鉴意见,从而进一步地补充和丰富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理论体系,有利于推进相关制度的立法进程。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选题背景以及研究这个选题的意义,然后梳理有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探讨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出台背景,描述制度从建立到推广以及发展的过程。第三部分“长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证调查分析”,介绍长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况,对长春市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依据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并通过相关的调查方法,将有关长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出调查所呈现的法律问题。第四部分“英美两国救助法律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对英国国民救助制度以及美国社会救济制度内容的考察,提出对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的启示。第五部分“完善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建议”,根据前文对调研情况的总结及分析,以及国外相关救助制度的经验启示,从法律体系、救助方式,优化程序和权利救济等方面,提出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建议。